一 、项目简介及完成情况:
“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的全球首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常设展。“绵延(Duration)”这一概念来自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它意味着没有中断和永恒的持续。正如展览题目所昭示的,“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不是一次固定而静止的展览, 而是在主脉和框架一定时期保持不变前提下参展艺术家名单的不断更替、作品不断更换,整个展览本身也因之成为一件宏大作品和艺术实验。据此理念,“绵延”已经相继推出两期,旨在通过展品的更换呈现中国艺术家在这个时代对于艺术、人文和社会的观察,包括艺术家的疑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本期“绵延3”,《绵延3:变动中的中国艺术》分为姿势、碎片、情动、拟像、褶子共5个板块,将以常设展的形式向观众持续开放。参展艺术家包括张培力、张伟、王克平、 黄永咏、王光乐、刘小东、苏新平等。在“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期间,开设“礼物”板块以呼应大展主题,从人类学视角阐述丝绸之路上的交往互鉴。诞生于丝绸之路的一 系列经典视觉元素、符号和形象在当代艺术中流变和新生,绵延生长。
二 、实现社会效果
本展览项目是国内在近年来系统性的一次阶段性回顾,力图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四十年中重要的艺术思潮、创作现状进行呈现和梳理,展览囊括文献、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的诸多作品,同时也展示珍贵的手稿等资料。为观众展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艺术历史,并为公众及艺术界提供丰富的观展体验。
为更好的推广传播展览,同期推出展览折页。配合展览主视觉设计砖形色块的概念,展览折页用不同颜色对应的不同板块,画面整体处于不断搭建和延伸的状态中,也呼应“绵延”这一主题。折页中对“绵延3”的每个板块进行中英文的阐释并全面呈现展出作品,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作品和相应板块主题,从而也能丰富立体地理解不断变化生长的中国现当代艺术。
此次展览不仅填补中国缺少当代艺术常设展的空白;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发展的首次呈现,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献价值。
三、捐赠金额:64万元
四、项目时间:2023年08月至2024年07月